CORBA在综合电信业务计费系统应用的研究

郑 䶮

——一、综合帐务系统背景

——随着电信业务不断的更新和增长,电信应用技术在不断提高,电信经营方式的转变,对计费帐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运营商加快对计费系统改造的步伐。其中,中国联通公司提出了综合计费营帐的改造,提出了新的经营思路,要求能够作到综合业务经营处理的能力,实现灵活的业务组织,为用户提供多方位、个性化服务,实现营业一台清、一单清提供给客户良好的销售界面。中国电信在进行计费集中方式和实时联机采集的改造,要求提高系统计费处理实时性能,数据集中管理能力,加强了组织管理,以便有效地进行经营决策。同时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包括数据、移动在内的运营商在计费系统上都提出综合实时性要求,要求作到实时监控、实时支付、实时业务等。为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性,各运营商考虑引入信令计费作为交换采集计费的补充以提供可靠的网间结算数据。

——各大电信运营商酝酿着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经营方式,提出量化客户需要、把握客户行为、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动态配置业务流程,灵活提供新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向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保持和扩展客户关系。随着电信企业纷纷上市,他们又提出了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评估能力。如何量化成本和效益以评估现有流程和制定更合理的流程,缩短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周期,是企业保持强大竞争力的保障。

——实现综合计费帐务对现有的计费系统提出了挑战:每种业务采用独立的流程成本高、难于管理、局面混乱、重复建设;采集数据接口种类多;计费模型多态;系统整合程度不高,横向扩张,越来越庞大,维护成本高;流程仍然无法作到有机的组织,无法灵活的更改;产生新的业务周期长;支付手段众多,金融接口不统一;客服系统重复建设,给用户服务的界面各异,造成不便。

——时下流行的基于过程化交易中间件的三层结构极大的扩展了两层结构在功能上的不足,同时采用了三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业务逻辑与表现逻辑分离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在功能上的完善程度并不能完全解决体系结构的问题。因此,新的系统应该能够提供水平方向的扩展能力和综合能力,包括不同系统综合能力、不同业务的综合能力;同时新的系统还应该具有垂直方向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机的组织业务流程、能够灵活的调整经营手段,而不仅仅是水平扩展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水平的和垂直的综合能力,系统才能真正的适应综合经营的需要。

——二、CM/Billing Platform 设计理念

——新一代计费帐务系统即CM/Biliing Platform是基于建立一种基于分布对象环境的、开放的、面向电信计费帐务应用领域的平台,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实时特性、关心客户和无限扩展能力的设计理念。该产品是由中讯通信公司开发的一项综合计费系统,得到广大运营商的认可。
首先,该产品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基于开放的平台提供水平和垂直的综合能力;无缝的集成环境,跨平台、跨网络、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数据库;综合各类业务流程,有机的组织各类业务,灵活的调度业务流程,按需定制新产品,综合经营管理,加快业务生成周期;综合各种接口,提供统一的标准的数据接口层和应用接口层,灵活适应各种数据源和应用;综合各种信息工具手段提供客户服务;综合全面的基础数据提供决策支持能力。

——其次,该产品的实时特性主要有:采用流式数据,事件驱动的方式提供综合的实时性处理;满足实时性业务要求;满足用户实时性需求;实时的经营管理方式;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经营理念构建应用系统;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不断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不断的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缩短服务周期,降低经营成本,提供量化的决策管理和成本估算手段;通过个性化的服务赢得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赢利性。

——最后,CM/Biliing Platform具有无限扩展能力:基于开放的平台提供无限的扩展能力不限制用户数量的扩展;不限制业务灵活快捷的扩展;不限制业务类型和业务策略;不限制价格策略的变化;不限制各种业务捆绑方式;不限制与外部系统和外部应用的结合。

——三、CM/Billing Platform 系统分析

——综合电信业务智能集中计费和客户管理平台是基于分布对象的多层(Multi-Tiers)软件体系结构,提供全面的计费和客户管理解决方案。其软件体系结构建立于CORBA ORB基础之上,分为四层:数据存储层、对象管理层、业务框架组件层、应用层。应用模型符合层次化、构件化、标准化,满足电信业务分布、异质、动态、开放的特性。

——1.体系结构

——CM/Biliing Platform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CORBA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ORB核心层采用CORBA中间件提供商提供的ORB,实现对象总线、对象适配器,异构系统桥接功能。

——计费应用框架层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数据库系统操作、计费专用服务。其中公共服务实现功能有:命名服务、事件消息服务、交易服务、事物服务、对象生命周期服务、安全鉴权服务以及并行锁机制;公共设施实现功能:用户界面工具、系统管理工具、信息管理工具、任务管理工具;数据库系统操作:封装标准关系数据库操作方法,提供异构的数据库访问能力;计费专用服务有:数据分发、统计分析、查询服务、数据管理、业务生成器和计费业务操作类库等。

——计费业务构件层根据计费业务对象模型,实现计费对象基本类库,提供主要业务构件,包括国内长途电话业务计费构件、国内长途电话业务计费构件、本地电话业务计费构件、帐务处理构件、103业务计费构件、200业务计费构件等。

——2.系统层次结构

——系统分为分布计算平台层、软件平台层、系统服务层、应用集成层、应用构件层五层,关系如下图3所示。

——这样的层次结构实现了系统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合分布透明性。计费平台实现了系统服务层针对计费应用的计费应用服务合应用集成层的框架,并提供构件库。

——3.系统采用设计方法 在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计费业务对象模型时,对系统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类的描述分为两个方面: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对于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描述方法,我们选择了UML(unified mideling language)标记方法。其中静态特征主要有类(包含类名、属性、方法)、类结构图。动态特征主要有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和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eram),序列图和协作图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描述方法,序列图关心的是类(或对象)之间按时序的互操作过程,协作图关心的是类(或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过程。

——4.系统功能特点 系统提供全面的接口数据层,包括IP业务、移动业务、长途固定电话、本地网固定电话、智能网等计费原始数据接口,接口层可配置管理、动态加载。业务处理采用事务驱动模式,具有高的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安全性。业务逻辑构件化,具有高度的复用特性,采用灵活的资费模型和帐务模型,提供如下特性:动态配置加载费率、费率套餐、优惠套餐;动态配置生成产品(服务组合);灵活的帐务机制,提供用户定制帐务周期、支付方式、帐户组合;高额实时监控、报警;业务实时激活、终止;实时查询、支付;无限可扩展性:业务的扩展、规模的扩展;高度的整合性:集中计费处理,统一帐务处理;强大客户管理;联机事务分析,提供决策分析支持;标准金融、客服接口(XML、定制方式);强大的管理工具:费率配置工具、帐务配置工具、系统综合管理监控工具;开箱既用的发布方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