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FreeBSD使用大全>> |
FreeBSD连载(06):安装FreeBSD(1) |
---|
作者:王波 |
当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安装FreeBSD实际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简单到将光盘插入计算机启动,回答几个问
题,一切将很快完成。或者将启动软盘放入并启动,输入FreeBSD安装服务器的网址和路径。然而对于初次接触Fre
eBSD的使用者,安装过程还可能有些陌生,下面将介绍安装系统和进行基本配置的过程。
FreeBSD的安装程序不是DOS或者Windows程序,而是必须在FreeBSD下运行的FreeBSD 程序。如何从一台裸机或者DOS下进入FreeBSD的安装程序,是安装过程的第一步。 有四种启动FreeBSD安装程序的方法:
使用启动软盘(boot disk)的方法,使计算机从软盘重新启动,进入FreeBSD系统和安装程序,对 于系统要求最少,并可以从一个裸机上安装FreeBSD系统,因此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如果使用了光盘作安装介质,并且 计算机的BIOS支持光盘直接启动,最简单的启动方式是光盘直接启动,这样就不需要制作启动软盘。 当前大部分计算机的BIOS支持光盘直接启动,这样就只需要在启动时进入系统BIOS的Setup程序,更改 启动顺序为光盘优先,然后存储退出即可。不同的BIOS版本,进入Setup和更改启动顺序的方法不同。对于常用的 AWARD BIOS,在启动系统自检时按Del键进入Setup程序,更改启动顺序为CDROM,A,C,这样就使用 IDE光驱启动,或者设为SCSI,A,C并且设置SCSI控制卡的启动设备ID为光驱ID,来使用SCSI光驱启动 (需要SCSI控制卡支持光驱启动)。 然而,最标准的启动安装程序的方式还是软盘启动,这就需要按照前面叙述的步骤制作启动软盘,将软盘插入A驱, 并更改启动顺序为软盘优先。这样万一计算机的BIOS不支持光驱启动或者使用了其他种类的安装介质,均能够正常启动安 装进程。 使用DOS程序fbsdboot.exe,可以可以直接从DOS下启动FreeBSD系统。由于fbsdboot 只能在标准的DOS模式下运行,因此就不能在Windows下执行,因此Windows需要先退出到DOS。并且 某些TSR程序也会影响引导过程。fbsdboot仅仅是一种启动方式,仍然需要其他安装介质,如光盘等,以放置 FreeBSD的安装文件。从DOS下启动FreeBSD除了fbsdboot.exe之外,还需要FreeBSD的某个 内核文件kernel,依赖于这个内核文件,fbsdboot启动FreeBSD系统的安装界面,或者进入系统中已经 安装好的FreeBSD系统。 E:TOOLS> fbsdboot -D e: oolskernel.inst fbsdboot.exe缺省使用c:kernel作为内核文件,如果需要使用其他内核文件,就需要使用- D参数,并指定内核文件的路径。fbsdboot不但能用于进入安装系统,还能够在DOS下启动正常的FreeBSD 系统,这就使得在FreeBSD启动过程出现问题时,仍然能够进入FreeBSD系统。fbsdboot由于是在DOS 下启动的,因此一些硬件的行为就与加电启动时略有不同,因此最好还是通过软盘启动的方式进入FreeBSD系统, fbsdboot只用作一种备份启动方式。 当使用启动软盘或其他介质启动之后(使用软盘启动时需要根据提示插入第二张root软盘),首先将启动 FreeBSD的bootstrap程序,屏幕将显示一些FreeBSD bootstrap信息,然后安装程序将提示使用 者配置内核参数。这个过程主要用于设置FreeBSD内核中的各个驱动程序使用的资源值,必须将这些资源设置修改为与 具体硬件实际使用的资源值相一致,FreeBSD才能正常检测并使用这些硬件设备。这种可以在系统启动时更改硬件参数 设置的机制称为UserConfig,FreeBSD使用UserConfig提供了更大程度的灵活性。
Skip kernel configuration and continue with installation 使用者可以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在三种不同的方式下进行选择,第一项表示忽略配置过程,这表示使用者计算机硬件的 配置参数与FreeBSD通用内核的缺省配置基本一致,不需要更改内核设置,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计算机重要硬件使用的 资源设置都是非常标准的设置。当然使用者也可以选择下面的选项,对资源的设置参数进行更改或确认的操作。其中第二项是 使用比较方便的全屏幕操作方式更改设置参数,这适合一般情况。第三个选项是使用命令行的操作方式更改系统参数,能够用 来设置比较复杂的参数,包括一些在全屏幕方式下无法设置的参数,如ISA PNP卡的资源分配和设置。命令行方式的硬 件资源设置方式只适合对FreeBSD了解较深的使用者。 FreeBSD的内核(kernel)中包含各种硬件的驱动程序,负责构建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通道。在启动 之后,系统首先将内核程序装载到内存中,然后由内核负责探测各种硬件。每种硬件驱动程序都将最常使用的资源值作为了它 的缺省配置,在编译的时候写入了内核程序内部,只有通过UserConfig才能进行更改。当使用UserConfi g来更改硬件的资源设置的时候,前面准备过程中记录的硬件配置信息就十分有用了,可以参考这些信息来设置正确的硬件占 用的资源。 FreeBSD就使用这些最常使用的资源配置做参数去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这种硬件,如果探测到了,才使用这些 资源激活这个硬件驱动程序。因此如果硬件的资源设定与FreeBSD核心配置的参数不相符,硬件探测就会失败。这时就 需要更改内核的配置数据与板卡设置相同,才能正确探测到该硬件。 对于要更改内核的配置参数的情况,一般可以选用第二个选项,使用全屏幕的操作方式进行系统参数的更改工作。 进入UserConfig的全屏幕界面之后,整个屏幕被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Active Drivers部 分,表示内核中激活的设备驱动程序,这些硬件将在启动时进行检测,中部为Inactive Drivers部分,表示 内核中存在的驱动程序,但却被屏蔽了,因此在启动时就不检测这些硬件。下部是操作提示区域,用于提示操作命令和输入具 体的参数设置。 Active Drivers中的Conflicts表示在所有要检测硬件的配置中存在多少个资源冲突,由于 不是所有的硬件都存在并真正占用这些资源,因此不必理会这个冲突现象。系统内核按照硬件检测的顺序(这在内核编译时就 已经确定了),如果第一个硬件的确存在,占用了资源,那么其他与它的配置相冲突的硬件就应该不会存在于这个资源上了, 因此就被系统略过而不探测这个硬件了,除非是已经指明可以共享这个资源的硬件。Dev对应的列为驱动程序的名字,IRQ 和Port对应的列为相应的硬件参数。 Collapsed表示该项表示这是一组相关的硬件,可以将光标移动到这个选项上并使用Enter键打开这组 硬件,显示组内的具体硬件,例如上图中的Network类中就存在两个网络设备ed0和ed1。选择相应的设备之后, 可以使用Delete键将这个硬件移入Inactive Drivers部分(在Inactive Drivers中 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同样的操作可以将其放入Active Drivers中),也可以使用Enter打开硬件的配置 参数,进行更改操作,此时就在下面的第三部分中提示各个硬件参数,如IRQ、port等,并允许用户输入新的设置值。 在UserConfig中,有些设备,如PCI设备,不能被放入Iactive Drivers部分被屏蔽, 然而这并不影响系统探测。 将硬件的配置参数进行了重新配置之后,要使用Q键来退出UserConfig,然后内核将会按照新配置侦测硬 件。内核侦测硬件的时候,将探测结果显示到屏幕上。这些信息能够告诉使用者是否配置的硬件被正确的探测到,该硬件占用 的系统资源以及该硬件的其他信息。但是自动探测不可能完全正确,因为很多硬件虽然声称相互兼容,但事实上仍存在细微的 差别。万一出现问题,就要求使用者针对硬件配置参数的差异,在UserConfig中按照计算机的配置修改内核配置。 为了避免问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将自己计算机中不存在的设备都先屏蔽了,以免出现偶然的错误。
使用者的计算机可能配置有很多种硬件,有可能在第一次启动时没有将所有的硬件全部配置正确,这并不是一个重要 的问题,因为有的硬件不影响安装过程,可以在安装好系统以后,再使用UserConfig或重新编译内核来配置硬件参 数。但是有些硬件对于系统安装非常重要,必须被正确探测到,否则就无法继续安装过程,如要安装系统的硬盘驱动器、用于 读取安装光盘的光驱、使用网络安装时的网卡等。这时就需要在启动时进入UserConfig更改内核设置,而从硬件的 文档或者从Windows的控制面板获得的硬件信息就十分重要了。 编译操作系统内核对于Windows用户也许是不可想象,但对于FreeBSD的使用者来说,是非常普通和标 准的做法。并且编译内核决不是什么难事,FreeBSD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方法让使用者来定制自己的内核。 硬盘:不管使用何种安装介质,内核必须将目标硬盘探测出,否则无法继续安装。因此使用者必须清楚自己计算机使 用的是何种硬盘驱动器。由于IDE驱动器使用的资源比较标准,也都使用wd这一种驱动程序,一般都能被正确探测到。而 SCSI驱动器则由于存在不同的标准和制造厂家,使用的驱动程序也各不相同,如果计算机上的SCSI控制卡兼容性不强 ,就有可能出现检测错误。这有可能是厂商设定的资源设置与常用设置不同造成的,就需要用户使用UserConfig重 新配置。为了增加系统检测的速度和减少错误发生的几率,可以在UserConfig中尽量屏蔽不必要的驱动程序,仅留 下正确的驱动并配置了正确的资源。 CD-Rom:如果安装介质是光盘,则内核必须要探测到光盘驱动器。探测光盘驱动器首先要探测到合适的IDE 或者SCSI控制器,这与探测硬盘要求一致。如果使用的光驱不是IDE或SCSI控制器接口的,而是另外的ATAPI 接口方式,就需要查看通用内核的硬件支持列表,看看内核是否支持这种光驱,并根据相关文档配置内核参数支持这种控制器 。由于这些老式光驱的控制器常常是和声卡作在一起,设置起来比较困难,并且FreeBSD系统也不支持所有种类的老型 号光驱,幸好当前非IDE或SCSI接口的光驱型号已经基本淘汰了。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安装一台新的IDE或SCSI 接口的光盘驱动器。 IDE光驱可能会发生的另一个安装问题是光驱的主/从问题(Master/Slave),通常在一个IDE控 制器上能串接两个IDE设备,一个要设为主设备,另一个要设为从设备。在仅有一个设备时,将该设备设为从设备是不正确 的,设备不应该正常工作。但是在DOS/Windows下直接使用光驱驱动程序访问光盘,这就使得某些光驱在第二个控 制器上仅接一个IDE光驱,并且光驱也设为从设备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但是FreeBSD下不是这样,必须严格按照 主从方式进行设置,否则就不能正确探测到光盘驱动器。此外,光驱出错时也应检查有没有插入光盘,以及光驱是否能够读取 插入的光盘。 网卡:网卡由于种类繁多,并且厂商彼此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必须考虑不同类型的网卡在缺省资源设置方面的不同 。某些时候网卡设备会出现设备超时(Device timeout)故障,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总线接口的网卡没有终结, 另一个原因是硬件IRQ参数配置错误。 此外还需要为网卡选择正确的驱动程序,当前网络设备的发展快速,而FreeBSD对新型网卡提供支持则需要一 定的时间。例如,3COM 905B型网卡在FreeBSD 2.2.6中还没有提供支持,但到FreeBSD 2. 2.8之后就能很好的支持。因此,必须经常查看FreeBSD支持的硬件列表,以获得对新型硬件的驱动程序。 配置硬件的另一些问题是避免资源冲突,有些硬件本身设计的就存在问题,不能正确更改其资源设置,此时可以让与 它冲突的其他硬件避开使用相应资源。另外,一些设计得比较糟糕的设备,如果系统对它占用的端口进行了不正当的探测操作 ,就可能造成系统死机。这也是为什么尽量减少要探测的设备,并且不能在所有的资源上对硬件进行地毯式全面探测的原因之 一,因此也不应该随便改动硬件探测的顺序。很多情况下发生这些冲突等问题,常常是因为使用了兼容性不好的硬件或配置了 不太适合的硬件参数造成的。所以使用者应利用自己对系统硬件的了解,减少系统探测的硬件数量和设置正确的资源。
在内核载入内存之后,内核就启动初始化进程init启动系统,系统启动完毕之后就运行安装程序Sysinstall 。Sysinstall是一个位于安装盘上的FreeBSD的执行程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安装和维护工具程序。 即使在系统安装完毕之后,这个程序还可以被用于管理和维护系统。在一个安装好的FreeBSD系统中,这个程序被放在 /stand目录下,就可以使用/stand/sysinstall命令来再次启动这个管理工具。 系统安装时将自动进入sysinstall开始安装系统的过程,在个人计算机的屏幕上(控制台),安装程序表 现为全屏幕的彩色安装菜单,然而也可以在标准字符终端上启动Sysinstall程序,根据字符终端的类型其外观也略 有不同,下图为Sysinstall主菜单。 这里使用的菜单图片均为3.0-release中的选项,在3.1-release之后,对菜单选项的顺序进 行了调整,以便更适合安装时使用的顺序。不同只在于菜单的顺序,而设置内容则是一样的。 Sysinstall程序是一个对话框方式的菜单程序,不同于Windows系统中安装程序常用的 “ Wizard” 引导方式的安装形式,菜单形式能提供安装者更大的选择自由,但需要安装者对需要用到的选项有一定的了解。其 主菜单提供了12个选项提供选择,可供安装者进行选择。 选项 “Usage“ 给出了Sysinstall的使用方法,一般可以使用上 下方向键来选择不同的选项,使用Enter确认,使用Tab在Sysinstall中的不同按钮上切换,而使用 Space键选择或不选择某个检查框选项。 选项 “Doc“ 给出了在正式安装系统之前浏览安装介质上的文档的机会,当然 安装之前也可以直接查看安装介质中文档。这个选项主要用于对裸机直接进行安装的使用者,或者熟练用户临时查看一些安装 信息时使用的。下图为Doc选项中的可以选择查看的文档内容。 通过这个菜单中的选项,可以在安装系统时实时阅读安装介质上的README.TXT、HARDWARE.TXT 、INSTALL.TXT、COPYRIGT.TXT、RELNOTES.TXT等文档,以及在安装系统之后,创建 Sysinstall的快捷方式,阅读/usr/share/doc目录下的HTML格式的使用手册和问题解答。对于 裸机安装,阅读相关文档的功能十分有用,但在安装好系统之后就没有必要通过Sysinstall来阅读手册了。 选项 “Keymap“ 提供了更改键盘规格的机 会,这个选项对于一些欧洲用户比较有用,因为它们使用的是非英文键盘。对于使用101标准键盘或104键标准键盘的使 用者不需要更改。指定一个键盘规格文件之后,可以通过更改这个文件来定制自己的键盘映射方式,指定某些非标准的功能键 。 选项 “Options“ 提供了更改Sysinstall 本身使用的某些变量的机会,这些变量将由Sysinstall程序使用。这里的一些参数用于确定安装过程的 行为,如NFS的相关参数用于NFS网络安装方式时访问NFS服务器,FTP相关参数用于设置FTP网络安装方式,因 而只有在使用相应的安装过程的时候,才需要根据服务器的设置更改这些选项,一般情况下不必改动。还有一些参数是用于标 识安装过程需要的程序和目录的位置的,例如Packeges Temp参数是用于设置安装和管理Packages的临 时目录。 上图显示了正在更改Editor的参数,FreeBSD缺省使用/usr/bin/ee做编辑器,这个编辑器 是一个小巧的编辑工具。但很多人更喜欢功能更强的编辑器,那么可以在系统安装完毕之后,修改这个参数,设置为使用 vi或emacs(应该使用完整路径)。而在安装时不应改动这个配置,因为安装软盘中只是一个小系统,没有提供足够的应用 程序。此外还可以设置浏览器等其他应用程序的位置,这些设置都是在系统安装之后,用于维护系统时使用的。 可供选择的安装方式有 “Novice“ , “Express “ 和 “Custom“ 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Novice方式适合初 次安装FreeBSD的使用者使用,它引导安装者按照安装过程的每一步进行安装,并且每一个步骤都使用对话框进行操作 提示,类似于一个安装引导程序。Express方式与Novice使用同样的安装流程,但省略了提示,因此较为快捷, 适合熟练的安装者。而Custom方式没有引导过程,而是提供一个菜单,安装者可以不按照次序来处理安装过程的每个步 骤,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三种方式只是安装步骤方面的不同,而并无实质上的差别,每种安装方式均要进行以下几 步操作: 在Novice和Express方式中,将顺序进行以上的步骤,而Custom方式则列出对应以上每项工作的 菜单,每完成一步都返回这个菜单等待安装者的下一步指示。这样安装者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进行相关操作,因此就有更 大的自由度,但如果不熟悉安装程序的话,也许会遗漏一些必需的操作步骤。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Novice选项, 由sysinstall安排每一步的任务。 主菜单的 “Fixit“ 选项将启动一个应急处理命令行界面,处理安装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启动应急处理界面需要一个Fixit光盘或软盘,Walnet Creek正式发行光盘中的第二张为Fixit 光盘,或者可以在现有DOS或FreeBSD系统下从安装介质上制作Fixit软盘,它的磁盘镜象文件为resume.flp 。当然Fixit软盘上提供的处理、诊断工具没有光盘上丰富。这个选项将提示安装者插入Fixit盘。然后 使用第三个选项将在第四个虚拟控制台上启动一个应急交互Shell程序,进行各种系统操作(使用Alt-F4可以切换 到这个虚拟控制台上)。如果没有Fixit盘,选择第三项也可以启动应急界面,但是由于没有Fixit盘上的应用程序 ,基本上无法进行操作,完成修复系统的任务。 菜单选项 “Upgrade“ ,用于系统升级时使用,这个升级过程将使用安装 介质上的二进制文件覆盖原有系统上的文件。由于升级过程有可能破坏原有的FreeBSD系统,因此系统将提示安装者进 行确认。尤其对于从2.2.x向3.x升级,由于应用程序的格式从a.out转向了ELF,因此升级还要保证兼容问题 。相比较而言,使用源代码进行升级的方式更为安全和有效。 |
来源:http://freebsd.online.ha.cn/ |